分類
:: My Works ::

字母小姐的(愛情)故事:BBC的Emma

《字母小姐的(愛情)故事:BBC的Emma》

影集裡面郊遊的時候,有人說了個冷笑話:

男:「哪兩個字母最能代表『完美』?」
女:「我猜不出來啦」
男:「Em…Ah」

是Emma。女的就叫Emma,討好得太超過。

如果她生在法國,她的老公會是鄉下的醫生,她會有一個女兒,夫姓包法利(Bovary)。

如果早一點,她生在英國,她漂亮、聰明、有錢。她姓伍德豪斯(Woodhouse)。姓木屋的當然並不住在木屋。她們有錢的定義是要有莊園,最少要有獨棟的房子。

那麼多的Emma。她們的生命,對喜愛用統計數據來代替感受的官員來說,不過就是那麼點小事:「戀愛」-有、「結婚」-有,另外穿插很多想像的愛情,或是很多對愛情的想像。 這些統計頁面上一翻即逝的人們,當然,順序不一定是這樣,有時候是先「結婚」才「戀愛」,跟不是一起結婚的人戀愛。像法國的Emma。畢竟,女結婚員很難是一輩子的事業。

英國的Emma,像大部份的英國人一樣,要的是right and proper,「正當」與「合乎體統的」的「各安其位」。結婚是她的志業,在理論上不能無限次結婚的人生,為別人做媒是不錯的休閒活動:一樣是在找新郎。標準是,女的可以往上提昇,但絕不能屈尊沈淪。姓氏是血液,是世家,也是最好的嫁妝。

她有次和閨密說:「婚姻不適合我,那有違我的天性,我犯不著要改變我的現狀啊。我不缺錢,又不是沒事幹,哪個當太太的會比我好?」「別擔心,我會是有錢的剩女。」「至於孩子嘛,我已經有許多小鬼喊我阿姨了」

愛情,不,婚姻是一種攀爬社會天梯的便宜手段。當然,美麗的人用起來就手些。 婚姻也是取得財富或奢華小物甚至小孩的某種機制,如果你已經都擁有了,就大可不必了--都已經在享用大餐了,幹嘛還要進燥熱的廚房。

有天,我去吃午飯,大概快兩點,午市就要收了,一個女的站在我桌子旁邊跟另外一個女的說:「下午,把什麼跟什麼都擦一擦嘛」。第二個女的才九歲十歲小男孩的身高,近看是個困在童身的阿嬤,清瘦的,雙手拿著托盤,捧著飯和湯,主菜的豬排或魚排還沒好。那麼一瞬間,她面有慍色,但很快又沈了下去,就像沒有事情發生過,唯唯諾諾的,好像有答應,又好像沒有。像卡繆說的奴隸轉過身來對抽鞭子的主人說:「不」,只能是瓊瑤大戲或網路點擊率破億的宮廷戲裡面的情節。

女主管換了日常的衣服走出去了,女服務員們鬆懈了下來。一切表現得好像也沒有那麼糟。她們訕笑著主管,卻也沒有在背後說她的壞話。 某種分際無形的存在著。

分類
:: My Blog ::

曖昧裡,艾美麗

莫文蔚的〈艾美麗愛美麗〉是跟聲音有關、有意識的word play實驗。她寫這首曲子的時候demo叫Emily,說希望歌名是人名。Emily音譯成中文可以是「艾美麗」或「艾蜜麗」或「愛美麗」,我選了「艾美麗」,然後我發現在聲音上,「艾美麗」是 “ai mei li” 和「愛美麗」是一樣的,但「愛美麗」可以理解為一句片語,不單是人名,就是「喜愛美麗」,這樣我覺得很有故事。 “ai mei li”如果不管聲調,漢語拼音還可以是「曖昧裡」或「愛魅力」,都是片語,所以我就寫下「Emily 曖昧裡/想像的愛終於也無人認領/艾美麗 喔 愛美麗/但太美麗 你又懷疑不真實」。然後 “ai mei li” 也很像法文的 “Amelie”,也就是Emily的法文版,我又寫了「Emily 喔 愛開始/總是想你值得更好的結局/Amelie 喔 愛魅力/容易亢奮的心下落不明/艾美麗 喔 唉美麗/你說美麗 到底是什麼把戲」

“ai mei li”的聲音在歌詞裡面不斷重複出現,有時候是不同的人名,有時候是有意思的片語,非常好玩,而那麼多不同寫法的但其實意思是近似的名字,我想到的是人生是不是「用不同的名字/演差不多故事/我和你 認不認識 也類似」

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